血管神经性头痛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研究丹珍头痛胶囊联合沙格雷酯治疗血管
TUhjnbcbe - 2021/3/25 18:52:00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节奏加快,生活压力增加,血管性头痛发病率逐渐升高。血管性头痛是由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导致的一类反复发作性头痛,发作部位多为头偏侧,表现为搏动性跳痛、钻痛等。由于该病发作呈周期性,且发作时疼痛剧烈,给病人身心带来极大损害。血管性头痛的治疗,目前临床多采用西药治疗,但疗效欠佳,病情易反复。近年来,随着临床对中医药的重视,中医药广泛应用于头痛的治疗。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血管性头痛病人采取丹珍头痛胶囊联合沙格雷酯治疗后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丹珍头痛胶囊联合沙格雷酯治疗血管性头痛的疗效及对血流动力学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河南医院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年2月—年1月收治的例血管性头痛病人,根据入院顺序对病人进行编号,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7例。两组病人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两组均采用盐酸沙格雷酯片治疗,每次mg,每日3次,连续用药6周。观察组联合使用丹珍头痛胶囊治疗,每次2粒,每日3次,连续用药6周。

结果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经6周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为91.23%,与对照组总有效率73.68%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2.2两组头痛发作次数及发作时VAS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比较:两组治疗6周后头痛发作次数、发作时VA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头痛发作次数、发作时VAS评分减少更明显(P0.01)

2.3两组治疗后MCA(大脑中动脉)、ACA(大脑前动脉)、PCA(大脑后动脉)、VA(椎动脉)、BA(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比较:观察组各动脉平均血流速度降低程度更明显(P0.01)

2.4两组治疗前后血浆内皮素水平比较:两组经6周治疗后血浆内皮素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血浆内皮素水平降低更明显(P0.01)

讨论

丹珍头痛胶囊主要由高原丹参、珍珠母、熟地*、夏枯草、鸡血藤、当归、白芍、川芎等组成,方中高原丹参、鸡血藤活血化瘀;川芎行气活血、祛风止痛;钩藤平抑肝阳、熄风止痉;珍珠母、菊花平肝熄风,诸药合用可起到活血祛瘀、平肝熄风、通络止痛之功效。药理研究表明,丹珍头痛胶囊含有的活血化瘀类药物,可有效调节血管舒缩功能,缓解脑血管痉挛。方中四物汤可改善血液循环、调节内分泌及免疫、抗炎、抗自由基、抗血栓形成。方中含有的单药珍珠母、夏枯草、菊花、钩藤、蒺藜熄风止痉作用强,其中钩藤可强烈抑制中枢神经兴奋性,抗惊厥、镇静作用明显,并能有效保护神经元及脑组织。珍珠母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碳酸钙、氨基酸等,其中碳酸钙可使机体的代谢状况得以改善;氨基酸、微量元素可促进中枢神经系统能量代谢,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本研究结果显示,将丹珍头痛胶囊与沙格雷酯联合用于血管性头痛的治疗能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且与单纯给予沙格雷酯比较,头痛发作次数、发作时VAS评分改善更显著。两组治疗后MCA、ACA、PCA、VA、BA平均血流速度及血浆内皮素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但观察组降低更显著。由此可见,丹珍头痛胶囊联合沙格雷酯较单用沙格雷酯疗效更佳。

综上所述,与单用沙格雷酯治疗比较,丹珍头痛胶囊联合沙格雷酯治疗血管性头痛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来源: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年第16卷第15期

丹珍头痛胶囊

《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指定用药

因肝阳偏亢或瘀血阻络所致(的头痛),症见头胀痛或刺痛,头晕目眩,心烦易怒,失眠多梦或头痛经久不愈,日轻夜重,舌红苔薄*,脉弦细或舌暗红有瘀斑,苔薄白,脉细涩者;原发性头痛(偏头痛、紧张型头痛、丛集性头痛),高血压性头痛见上述证候者。

---摘自《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中成药)年版P页内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研究丹珍头痛胶囊联合沙格雷酯治疗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