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神经性头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出这3种汗,预示身体有大问题,其中一个是 [复制链接]

1#
刘云涛 https://m.39.net/disease/a_5882576.html

大热天的,出汗是件再常见不过的事了——

吃个饭,浑身黏糊糊的;

稍微动一下,就大汗淋漓;

好不容易走出家门,妥妥的“出门5分钟,流汗2小时”。

不过,并非所有出汗都是正常的,有些汗是身体的预警信号!

出这3种汗,是疾病的预警信号!

大汗

排除温度的原因,出现以下这3种大汗,可要当心了——

①手汗特别多

有不少人手汗特别多,严重时就像水龙头一样,滴滴答答的。

不仅自己不舒服,还影响工作学习,太难受了!

这种情况大多是手汗症,通常是由于汗腺分泌过于旺盛引起的。

应对:去医院!如果不是特别严重,一般用药物控制(抗胆碱药物);目前治疗手汗症的唯一有效手段是手术治疗。

②盗汗

盗汗,指的夜间室温不高,睡眠时出汗的现象。

出现盗汗的原因可能是:更年期潮热出汗、感染结核、某些内分泌疾病等。

应对:严重且反复出现的盗汗,如衣服、枕头、床单被汗湿,医院就诊。

③颈部后大汗淋漓

这很可能是低血糖的信号。

低血糖轻则会头晕站不稳,而严重低血糖没及时发现并救治,严重会造成脑损伤,甚至昏迷或死亡。

识别:除了颈部后大汗,常常伴有心慌、手抖、饥饿感、无力、脉搏加速等症状。

应对:有条件先测一下血糖,看是否低于3.9毫摩尔/升;如果没条件,先些含糖食物,如糖果、饼干或含糖饮料(1/3~1/2杯)。

臭汗

众所周知,汗没啥味道。

但是,有些人一出汗味道就特别重,甚至还很臭,这是咋回事?

这其实就是臭汗症,指的是出汗带有臭味,可分为小汗腺臭汗症和大汗腺臭汗症两种——

小汗腺:多由细菌分解汗液和皮肤表面污物所引起,常见于足部(脚臭)。

大汗腺:多是由细菌分解大汗腺分泌物中的有机物后产生的不饱和脂肪酸所致,常见的有狐臭。

应对:

脚臭:日常注意保持清洁;少吃辛辣热烫的食物;用1∶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每日半小时,泡个一两周;最好到皮肤检查,看看是否有细菌或真菌感染。

狐臭:日常注意保持清洁,勤换衣服勤洗澡;可以考虑狐臭手术除臭,医院治疗。

此外,在某些严重的糖尿病、痛风、尿毒症等患者中,可因尿素通过汗液排泄到皮肤表面而形成很薄层的结晶,产生臭尿味,也就是尿汗症。

有这种情况的医院就诊。

冷汗

这么热的天,还冒冷汗,很可能是——心梗发作!

心梗发作时,由于心输出量下降、血压下降和血管收缩,所以皮肤是湿冷的,脖子额头手心脚心布满汗珠。

除了冒冷汗,往往还伴有这些症状:胸骨后或心前区压榨性疼痛、后背痛、头晕、胸闷、濒死感等。

应对:一旦出现疑似心梗症状,要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患者应避免起身,情况相对稳定时以担架运送,在运输过程中应该尽量平稳;途中可使用硝酸甘油,并嚼服一片阿司匹林(约~毫克)。

这些年,关于出汗的传闻还真不少,挑几个常见的来一辨真假:

3个关于汗的传闻,是真是假?

1、出汗能排毒?

不能!

事实上,汗液中99%是水和电解质,剩余不到1%是组织代谢的废物。

也就是说,汗液里没有所谓的“毒素”呐!

这下你该明白了吧,这出汗啊,排的是水,而非“毒”。

2、止汗剂止汗特管用?

一些广告是把止汗剂的止汗效果吹得天花乱坠,真的如此吗?

事实上,止汗剂是有一定止汗效果的,但是并没有广告说的那么“神奇”。

市面售的止汗剂,所含有的止汗成分浓度都很低。这些产品更多的是在添加的香料上做文章,止汗剂之所以有不同的品种,大都是因为添加的香料不一样。

所以,止汗剂应对轻微的出汗还行,但面对出汗多的情况,就有些“势单力薄”了。

3、吃饭时出汗多,是身体太虚?

其实这是种生理现象。

咱们舌头上的味蕾有很多感受器,当感受器们接触到美味的食物时,就会向大脑发出流汗的信号。

但是,糖尿病人要当心。尤其是之前出汗不多,现在吃饭时汗淋淋,很可能是出现自主神经病变,从而导致味觉性出汗也会更明显,医院就诊。

虽说出汗是件常见的事,但出太多汗并非啥好事。

从西医的角度看,出汗太多,容易造成体内电解质紊乱,让人头晕头痛、食欲不振,甚至会出现脱水等严重情况。

而中医则认为“汗血同源”,出汗过多会耗气,伤及津液而损心血。

所以,在大汗后要记得“补”回来~

夏天出汗后,千万记得做这4件事

1、吃些绿叶菜,相当于身体“修复剂”

平时可多吃些蔬菜汤,如油菜、菠菜、空心菜、菠菜、苋菜等熬成的汤。

因为这些蔬菜都含有丰富的钠、钾元素,维生素的含量也很高,能够较好“修复身体”。

2、喝碗两碗汤,解乏补虚

①酸梅汤

酸梅汤适合出汗后感觉疲惫气虚的人群,夏天出汗后及时饮用,可解渴解乏。

做法:准备乌梅克,冰糖约克(可根据个人口味增减);在锅中加水约0毫升,烧开后放入乌梅,煮沸后转小火熬30分钟,趁热放入冰糖搅拌融化。

②参茶

参茶适合平日也容易出汗、气虚,夏日汗出更甚,大汗之后疲惫气虚更甚于常人者。

做法:人参(薄片)3~5克,沸水~毫升冲泡,15分钟后饮用。

3、特殊人群,可以补充淡盐水

因为大家平时盐就吃得很多了,所以像马拉松那样高强度、长时间的运动,或者高温作业的炼钢工人等,才提倡喝淡盐水的。

建议:自制盐水,毫升水中食盐含量不要超过0.9克。

4、按按止汗穴

合谷穴又被称之为“止汗穴”——

定位:拇指、食指张开,将另一手拇指的关节横纹放在虎口上,拇指尖点到之处即是。

方法:操作时用一手的大拇指来用力按揉对侧手的合谷穴,以产生酸胀感为宜。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