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神经性头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把让老师头痛的家长,用下列方法转变成 [复制链接]

1#

家长和老师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实施人。因为工作对象一致,工作目标一致,所以两者必须相互合作,才能达到教育好学生的工作效果。从教育这个专业来讲,家长和老师在教育孩子的方式和方法上大不相同。想要达到的目标也各不相同。比如说:“家长要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个愿望无可厚非。而教师会正确评估孩子能否成为龙,是否能变成凤。家长和老师在同一个问题上的不同看法,有时会发生碰撞。于是老师又多了一份责任,在约束好孩子的同时,还要说服家长,接受老师的想法。要是不接受,就出现了让老师“头痛”的家长。因为家长是成年人,要想做到让家长心服口服,就要讲究方式方法,那如何说服家长,把家长变成老师的助手?

一、真诚。以诚相待,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家长毕竟是成年人,相对于学生还是比较容易沟通。如果出现让老师“头痛”的问题,每位老师应该正视到问题的严重性。那就应该在孩子不在场的时候,和家长开诚布公,分析家长的述求的合理性。家长和老师是陪伴学生成长的两道栅栏。学生在栅栏里健康成长。如果有一侧的栅栏出现问题,学生就会像脱缰的野马,离开正常成长的方向。如果,利害关系和家长讲清。我个人觉得家长都不会胡搅蛮缠。孩子是家长的软肋。任何家长都不会糊涂到拿学生的前途与老师志气。这种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会让家长感动,配合老师,把孩子的管理工作作出新的高度。

二、平静。有理不在声高,交流问题时保证情绪不要失控。

家长与老师交流,双方都需要克制情绪,保证情绪在可控的范围之内,平静地面对问题。有理不在声高。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不是吵闹,而是双方相互交流,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如果双方中任何一方情绪失控,问题,都应该放一放,等双方情绪平静和理性,在去协商解决问题。理性的一方谦让失控的一方,保证沟通的顺畅。如果达到了无法沟通境况,那就暂时回避,把问题放一放,等情绪平静了再去解决问题。拒绝暴力、拒绝胡搅蛮缠不讲理、拒绝触犯法律。有问题解决问题,拒绝搞个人人身攻击。

三、包容。承认家长和老师之间在教育孩子方式方法的差距,给家长足够的包容。

家长毕竟不是老师,因为知识水平的局限性,要求家长向老师教育学生那样专业,这本身就不现实。因此当家长出现一些不正确的教育方式方法时。作为教师,要学会给家长足够的包容。尽量在家长情绪失控时保持冷静,不和家长搞情绪对立。修养两个字,在家长身上可以没体现出来,但在老师身上一定要有。

让老师“头痛”的家长,其实和老师就是缺乏沟通。因为问题没有得到正确的处理,才让老师感觉到头痛。如果老师和家长都能以诚相待、情绪保持平静、相互之间多些理解和包容。做老师的理解家长的不容易,做家长的遇到问题及时和老师沟通。相互之间多些包容。久而久之,家长就会成为老师的助手和朋友。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