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神经性头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今日小寒配短袖两波冷空气即将登场江门 [复制链接]

1#

今日5时29分,

迎来小寒节气!

对,你没听错,

确实是小寒了,

可是今日江门最高温高达25℃!

很多人都穿上了短袖!

明天继续南风吹,

天气将更暖!

按公历来算

小寒是每年的第一个节气

从农历来看

旧岁已近暮,新岁将登场

寒冬已至,春天不再遥远

小寒在广东水土不服

而在别的地方

#年的第一场雪#已经来了

可能还有人记得去年立夏日

江门最高气温只有23℃

当真是:立夏不热,小寒不寒!

不过

未来7天有两股冷空气登场

或许你可以感受到一丝丝冬天的感觉

第一股

第一股冷空气将在7日傍晚入粤,

影响时段为7日晚到9日。

降水不明显,

很快转多云到晴,降温3至6℃,

早晚体感清凉,

江门本地降温幅度3至4℃。

第二股

第二股冷空气的影响时段在11、12日,

伴随小到中雨。

降温比第一股明显,

平均气温下降4到6℃,体感阴冷。

未来一周江门天气

今晚到明天,阴天到多云,

局部地区有零星小雨,

气温19到25度,

午间天气舒适。

预计,8-10日云量较多,

偶有零星小雨;

11-12日受冷空气影响,

阴天有小雨,早晚天气寒凉。

不过

冷空气走后

暖湿气流将重新占据优势并北上

南方气温又将大幅回升

中国气象爱好者分析

今年过年

应该是一个暖年

小寒到了,记得这样养生

小寒养生要清补

专家介绍,小寒养生进补要因人而异,主要以调补、清补为主,不宜盲目大补,避免“补过了”。

中医认为,小寒为阴邪最寒冷的节气,也是阴邪最盛的时期,从饮食养生的角度讲,要特别注意在日常饮食中多食用一些温热食物以补益。说到进补,自古就有“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的说法。人们在经过了春、夏、秋、冬近一年的消耗后,脏腑的阴阳气血会有所偏衰,合理进补可及时补充气血、抵御严寒侵袭,又能使来年少生疾病,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养生目的。

以温补为宜,一定要注意,千万别贪恋油腻、辛辣的食品,应以补气润燥为主。饮食以清淡少盐为主。

小寒饮食应“三多三少”

小寒时节饮食宜多样,谷、果、肉、蔬合理搭配,适当选用高钙食品。饮食宜清淡,不宜吃浓浊、肥腻和过咸食品。应注意“三多三少”,即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多,糖类、脂肪、盐少。

小寒养生牢记一汤一粥一穴

一汤:杜仲栗子猪腰汤。

小寒节气喝杜仲栗子猪腰汤。猪腰两只,对半切开,剔去白筋,在水中浸泡1小时,除去腥味,取十来颗栗子,煮熟剥皮备用,把杜仲也洗净备用。锅里加适量水(最好用砂锅),烧开后,放入全部食材,用中火煲上三个小时,加适量盐即可。杜仲、栗子、猪腰都是滋补的好东西,适合在寒冷的冬季进补。

一粥:南瓜山药粥。

不喜欢喝汤的话,就给自己熬些粥来喝。南瓜、山药都是温性食物,常喝能补益身体,抵御寒气对人体的侵袭。而且,南瓜甘甜、山药汁黏稠,加上米一起熬成粥,吃起来也非常香甜可口。有工夫的话,还可以加些红豆、燕麦片、红枣、莲子一起熬。

一穴:防寒穴找涌泉穴。

涌泉穴是人体足底穴,于足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为全身俞穴的最下部,乃是肾经的首穴。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著作《*帝内经》中说:“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意思是说:肾经之气犹如源泉之水,来源于足下,涌出灌溉周身四肢各处。所以,涌泉穴在人体养生、防病、治病、保健等各个方面都能显示出它的重要作用。

涌泉穴的主要功能是散热生气。临床上常用于治疗休克、高血压、失眠、癔病、癫痫、小儿惊风、神经性头痛、遗尿、尿潴留等,都有很好的效果。利用刺激涌泉穴养生、保健、防病治病的方法有很多,归结起来可分为三类:一是用药物烘烤、熏洗;二是用灸疗、膏贴;三是用各种按摩手法或其他的物理性方法。

按摩涌泉法

我国清代第一部外治专著《急救广生集》就专门讲了擦涌泉的方法:晚睡觉之前,用一手握住脚趾,另一手用力摩擦足心,如果能坚持的话,可以擦上千下,耐心的擦几百下也可以,直到感觉脚心发热为止。这样两脚都擦热之后,将脚趾微微转动几下,再把两脚互相摩擦几十下。晚做一次,可以达到巩固精气、通汇气血的作用。长期坚持,能有“康健延寿”的功效。

火烘涌泉法

用中药川乌(或草乌)克,樟脑10克,一起研为细末,用醋调制成弹子大小,置于足心,足下放微火烘烤,温度以人能耐受为度,用比较厚的衣服或者绒毯裹住身体,让身体微微发汗,长期坚持下去,对女性常见的因受寒而导致的膝关节疼痛、脚踝疼痛、风湿痛等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灸涌泉穴法

宋代《扁鹊心书》指出:“涌泉二穴,在足心宛中,治长年脚气肿痛,或脚心连胫骨痛,或下肢腿肿,沉重少力。”具体做法是:用艾条或艾柱灸涌泉穴20~30分钟,晚临睡前灸一次即可。

灸涌泉法可以治疗因寒而起的多种病症,尤其对中医所说的虚寒证效果更好。需要注意的是,阴虚火旺导致的病症不宜用这种方法。

小寒之后吃点羊肉

所谓“三九补一冬”,小寒时节正是进补的最佳时机,御寒首选羊肉。

下面推荐一个适合于小寒食用的羊肉食疗方——当归生姜羊肉汤。具体做法是:当归20克、生姜30克、羊肉克、*酒及调料适量。将羊肉洗净,切为碎块,加入当归、生姜、*酒及调料,炖煮1~2小时,食肉喝汤。此方有温中补血、祛寒强身的作用,适用于神疲乏力、面色苍白、畏寒肢冷等血虚及阳虚的人群。方中当归能补血、养血,其味辛香而略有甜味;生姜能温暖脾胃而散寒,其味辛辣而能矫正羊膻之气;羊肉能补脾肾阳气,补益虚弱之体,故能达到冬日温阳补虚和祛寒作用,不失为一道药食两用的良方。

另外,普通百姓家常用羊肉炖白萝卜,适当加入调料,也可成为冬日餐桌上的佳珍。羊肉单味入食,则可采用爆、炒、烤、烧、酱、涮等多种方法。需要注意的是,羊肉系温补之品,在感冒发热期间,或体内湿热壅盛者、患痰火、疮疡者应禁服;孕妇不宜多食。

小寒时节泡脚增强身体抵抗力

入冬以后,有人经常会觉得腿脚冰凉。中医认为,“风寒脚下生”,冬天天气寒冷,人体容易出现气血淤滞、寒性肌肉酸痛、神经末梢循环不良,从而导致手脚冰凉及各种不适。魏格玲建议,每天坚持用热水泡脚,可以疏通经络,解表散寒,缓解手脚冰凉,扩张毛细血管、促进脑部供血。尤其是小寒后,配合养生的各种要诀,每天坚持泡脚可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但要注意热水泡脚并非人人适用。

但如果患有脚气的人常用热水泡脚,容易造成伤口感染。此外,糖尿病患者和心脑血管患者也不宜热水泡脚,所用水温以温度适宜为好。

有用的知识

快转给你关心的人吧!

来源:综合自广东天气、广东发布、江门天气、中山日报、人民网健康(封面图由郭永乐摄)

责任编辑:宁园

点击有惊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