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神经性头痛

首页 » 常识 » 灌水 » 积极培育专业协会大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TUhjnbcbe - 2020/6/24 13:19:00
治疗白癜风的大医院

积极培育专业协会大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本报讯(通讯员段仁和)近年来,在市委、市*府的大力支持下,沙河市经济团体联合会(以下简称沙河市经团联)在农村创建了不同类型的经济专业协会,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他们的主要做法和经验是:


  深入基层


    培养典型


  沙河市经团联在调查中了解到,蝉房乡根据本乡实际,在苹果专业村大台和土豆专业村水磨头,分别创建了“优质苹果标准化生产协会”和“土豆标准化生产销售协会”。借鉴四川省的经验,沙河市经团联帮助两个专业协会进行了调整提高,按照“支部领导、多户参与、优化组合、入会自愿、退会自由”的原则,协会领导成员由全体会员选举产生,会长由村*支部书记兼任。协会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对内开办技术培训班,实行科学种植和统一管理;对外积极开拓产品销售市场,统一采购农药物资,其作用很快就凸现出来。沙河市经团联抓住这两个典型,与市委组织部联合召开了有全市乡镇办及涉农部门参加的经验交流会,推广了大台、水磨头两个村协会的组织模式,有力地推动了农村专业协会的发展。


  因地制宜


    完善组织


  “支部加协会”的组织模式,为沙河市探索出一条农村基层组织带领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有效的途径,为市直部门直接为农民服务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在农村专业协会组建形式上,沙河市经团联坚持“因地制宜、分类组建”的原则。根据不同的情况,分类建立,合理设置。主要分为紧密、结合、嵌入三种类型。紧密型采取“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组建方式,就是既是村*支部主要成员又是协会的领导成员,使村*支部的工作与协会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结合型就是通过*支部成员担任协会顾问或名誉会长和吸纳协会中优秀*员负责人参加支部工作的方式,使村*支部和协会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嵌入型就是农村*支部按照产业,把*小组建在各个专业协会上,促进*组织对*员的分类管理,使*小组成为*支部与协会之间的纽带。在管理上,坚持*支部与协会独立自主开展活动并有机结合。


  巩固发展


    成效明显


  通过多方的努力和支持,目前,沙河市共发展农村专业协会15个,覆盖了9个乡、镇、办事处、56个村,带动农户8100多个。初步形成了果树种植、畜牧养殖、饲料和板材加工四大主导产业。在农村经济发展上,


    “支部加协会”功不可没。


  一是实现了规模化生产,提高了收益。水磨头村土豆协会的成立,实现了土地集中连片,全村仅有的800亩地全部种上了土豆,还辐射到连庄、口上、良峪等20多个村4000多亩地,形成远近闻名跨区域的土豆种植基地,使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


  二是提高了科技含量,实现了科学生产。大台村苹果协会聘请大学教授和专家为协会常年技术顾问,定期进行现场指导。目前该协会在管理上实现了统一修剪、统一整形、统一施肥、统一喷药、统一套袋,有效提高了科学种植水平。苹果产量产值均翻了一番,现有会员也由成立之初的60多户发展到200多户。


  三是有效促进了市场开拓和农产品品牌的创建。明德村优质鲜蛋标准化协会,规划了养殖基地,把全村110个养殖户集中起来,实现了孵化、成鸡、种鸡、防疫、销售一条龙。他们坚持两条脚走路,一条腿依托名牌闯市场。一条腿自力更生创品牌——明德鲜蛋,并建立了8个销售点,每天组织8—10辆挂车把鸡蛋销往两湖及广西等地,价格比本地市场高出1—2角。该村还以饲料厂为依托,大力加强与周边村的协作,每天出动150辆机动车,组成300多人的倒蛋队伍,到邻村收鸡蛋,去时拉饲料,来时拉鸡蛋,不仅形成了较为固定的产业链,还保证了本村及20多个邻村的鸡蛋销售。


  四是加强了协会的服务和管理职能,实现了整体效益最大化。新城镇小屯桥村搞运输有着几十年的历史,全村共拥有大型汽车280辆。2004年初,该村成立了汽车运输协会,下设4个小组,即购车贷款组、审车办证组、事故处理组和汽车保险组,使车主从琐碎事务中解脱出来,一心一意跑运输,经济效益显著提高。仅过桥过路收费一事,经过协会运作,现在跑一趟淄博平均收费比以前降低了一半,这样每车每月就可多赚2万元。十里亭镇南高村,运用“支部加协会”的模式,成立了“南高村汽车运输协会”,把村里的“红旗”和“联合”两个车队400多辆汽车纳入协会,统一管理,统一服务。为车主们持续增收创造了良好环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五是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綦村镇朱庄、坳里等村,成立了无公害韭菜种植协会,在加强规范化、规模化生产,提高农民收入的同时,大大减少了劳动力的投入。


  通过几年来的实践,在农村大力发展各类经济专业协会,走“支部加协会”的路子,不仅实现了新形势下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共振对接,而且找到了一条让“干部经常受教育,农民长期得实惠”的有效途径。同时,也为经团联在广大农村开展工作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

1
查看完整版本: 积极培育专业协会大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