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又称抑郁障碍,是常见的精神障碍,以心境低落、兴趣缺乏、愉快感缺乏为特征,伴有相应的思维和行为改变。其原因可能与女性激素、人格、社会环境因素以及暴露于应激性生活事件有关。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抑郁症的患病率已经达到了2.1%,焦虑障碍的患病率是4.98%,如今世卫,组织已将精神疾病纳入第5类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当中。
据统计,抑郁症的平均发病年龄在32岁,正值人生最为美好的*金时期,但抑郁症可侵袭任何年龄层,人际关系单薄,自我要求太高,性格执拗的人比较容易患上抑郁症,而老年人因长期孤单、慢性病长期折磨,更是抑郁症的高危人群。
抑郁症最大的风险就在于它常常被患者否认或忽视自己的症状,或把它们合理化,认为是压力太大造成的,身边的人也不把患者长期出现的疲累、头痛,疼痛或失眠等生理症状与抑郁症扯上联系,而往往以言语鼓励为主,忽视医学上的帮助。
“抑郁症”经常说的4句口头禅,希望你没说过,建议自查一次
1、都是我的错
出现抑郁之后,总有一种自卑的感觉,觉得自己一无是处。而且还喜欢揽责任,明明不是自己的问题,却总是说“都是我的错”。
就比如说,一个团队的方案不过,其实跟他没有关系,但在他看来就是自己拖累了别人,才会失败的。而且在与人相处的时候,害怕别人不高兴,就会想是不是自己的问题。
2、活着有啥用
患有抑郁的人群,还常常会说“生活没有意思,活着有什么用”,这样的一个心态是非常的消极。
但对于抑郁人群来说,确实时常有的一种心态,在他们看来,这个世界没有什么令他们感兴趣的人或者是事物。觉得一切都很平淡,甚至会有一点厌恶,想要逃离。
3、我要是死了,你们就能轻松了
事实上,患抑郁症后,会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那就是抑郁,每天都充满负面情绪。
比较轻的每天都会心情不好,严重的还会觉得痛苦、焦虑,甚至抑郁、悲观、绝望,甚至有自杀倾向。他们不仅经常表达自杀的意愿,还会自残。
4、好无聊
如果患有抑郁症,会希望自己独自一人,不想与他人接触,而且通常不希望有人知道你心中的事情,不管是快乐还是抑郁,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有越来越大的压力。
影响着的情绪,情绪越来越低落,对什么都失去兴趣,什么都不想做,就想静静的发呆,甚至没有性欲,这就充分说明了抑郁倾向。
除了精神症状之外,抑郁症还有哪些外在表现?
1、躯体症状
抑郁症通常会以躯体上的不适症状开始,常见的有头痛、腰背痛及其它部位疼痛,严重失眠、早醒,消化不良,胸闷气短,体重减轻、性欲下降,闭经、便秘,心血管症状等。
2、无明显原因的持续疲劳感
轻者感觉自己身体疲倦,力不从心,生活和工作丧失积极性和主动性;重者甚至连吃、喝、个人卫生都不能顾及。
3、睡眠障碍
约有70%~80%的抑郁症患者伴有睡眠障碍,患者通常入睡无困难,但几小时后即醒,故称为清晨失眠症、中途觉醒及末期失眠症,醒后又处于抑郁心情之中。伴有焦虑症者表现为入睡困难和恶梦多,还有少数的抑郁症患者睡眠过多,称为"多睡性抑郁"。
4、食欲改变
表现为进食减少,体重减轻,重者则终日不思茶饭,但也有少数患者有食欲增强的现象。
帮助抑郁症患者,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抑郁症患者病情分为轻、中、重度。
如果只是轻度的患者,患者可能会觉得情绪低落,每天觉得沮丧,这时应该注意多安慰和鼓励患者,尽量鼓励患者去参加户外运动或者团体性活动,可以鼓励患者多谈心,将心中的郁闷疏解出来。
同时,也可以鼓励患者参与强度不大的体育运动,比如跑步或者爬高度不是很高的山,或者进行游泳运动。通过生活方式和运动,可以改善症状。
如果患者症状达到中度,这时一定医院就诊,进行正规的药物治疗。如果有必要时,可以合并心理治疗。
因为中度抑郁症已经影响到患者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此时控制住症状不再进展是最重要的。
如果患者已经达到重度的标准,特别是已经伴有消极观念,此时医院就诊,甚至住院治疗。
如果患者在院外有消极行为,比如自杀或扩大性自杀,会危及周围人的生命安全,此时应该报警。根据精神卫生法,由警察协助患者甚至强制患者入院治疗。
最后,帮助患者改善不良的生活方式,接纳患者,医院进行正规的治疗,是帮助抑郁症患者最好的办法。
延伸——自测是否有抑郁症倾向
想要测定自己是否患上了抑郁症,可以到专业医疗机构进行生物,心理社会等全方面的检测,还可以通过抑郁自评量表来进行评估。
比如下方表格,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答案,根据所选答案的分值以及评判标准来自测一下,看看自己是否有抑郁的倾向。
当然这个方法只能够提供自评结果,不能够作为诊断依据,如果有必要的情况下,一定要及时咨询医生,采取恰当措施,获得专业医疗机构的帮助。